
小知识:爱鸟周
“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小学生们和保护教员们合影留念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鸟护鸟的优良传统。如今,在这万物萌动、鸟语花香的时节,我们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爱鸟周”。4月1日上午,由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新津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成都市第36届“爱鸟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就此拉开了“爱鸟周”宣传活动的帷幕。
“爱鸟周”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小学生代表宣读了爱鸟护鸟倡议书,号召大家增强对鸟类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大家纷纷在横幅上签名,倡议共同爱鸟护鸟
“这是什么鸟,怎么从没见过?”“鸟为什么会飞呢?”在活动现场,面对大家的问题,成都动物园的科普教员和志愿者通过精美的鸟类羽毛、生动的鸟蛋展示和精彩的解说,让在场的听众对爱鸟护鸟的活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保护教员讲解鸟类知识
志愿者与小学生们互动
保护教员分发小礼物
小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画作
启动仪式结束后,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森林公安、成都传薪野生动物临时救护中心、成都长乐野生动物临时救护中心将被救治的鸟类1100多只放归自然,以复壮野外种群,包括大鵟、猴面鹰、斑头雁、绿头鸭等。
被放归自然的鸟类
放归现场
鸟类和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把美丽的大自然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爱鸟护鸟,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