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在此山中,
雪深不知处。
这个冬天,我们成都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也去到了距离成都70多公里的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进入到鸡冠山,工作人员一行偶遇下雪,美不胜收!驱车往深处走,眼看着一座座山先是白了头的,渐渐是山腰白了。
继续向保护区深入,雪就到了山脚下,雪到了山脚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鞍子河自然保护区芍药沟保护站。
在芍药沟保护站清冽的空气中,工作人员们与保护区管理局副处长王磊及保护站工作人员汇合了,并代表成都动物园向保护区赠送了大熊猫科普专著《寻找蓝星上的熊猫王国》。
野生动物保护连接起了动物园与保护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物种。所不同的是,动物园做异地保护的工作,保护区则是就地保护。
作为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成都动物园,自救护中心成立以来,救护了小熊猫、黑熊、藏酋猴、灰鹤等动物117种611只。
其中很多都是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这些动物在动物园治疗康复后,在鞍子河、白水河、黑水河、龙溪虹口等自然保护区的协助下再次回归到野外。动物园和保护区所做的,都是为下一代守护一个生命多彩的家园。
△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鞍子河保护区放归救护的野生动物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动物园看动物相对容易,也可以一次见到许多野生动物。但保护区则不一样。
就像大家都喜欢的大熊猫,它们是竹林隐士,他们常年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悠然徜徉,在隐者的世界里,没有等待朋友来访的常例,不打扰,才是最大的温柔。
不过,纵然他们不爱social,在不远处,也有默默陪伴它们的工作人员。保护站的工作是艰苦的,天寒地冻,默默守护。还有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进入保护区调查的情形!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动物园的保护教员们稍稍探访了芍药沟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走到河界,我们就知礼而返,一是雪山路不好走,二是不想惊扰他们。
被雪封住的桥,雪虽然不算厚,可是被冻住了也非常滑。
沿途的保护标识,与动物园的标牌提示一样,随处提醒人类谨守礼仪。
回头看看,人类的每一次失范,每一次失格,都是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灾难!
就在这一段途中,领略了王磊作为保护人的内心世界,谈到扭角羚、金丝猴种群的状况,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和体验超越科普范畴,对于爱大自然的人,在野生世界的这些艰辛经历是老天给予的馈赠。
寒风中干枯的腊连绣球,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当天寻访的礼物。
即使干枯也如此美丽的花果,每一个角度都令人痴迷。每一个花瓣上的脉络都是大自然的独特创造!
还有在寒风中摇曳的野棉花,即便是小小的棉花球,也让人感到温暖啊!
走了短短的几公里,并不能遇到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其实我们来前也知道不会遇到大熊猫,寻隐者,结果就是不遇。
我们在此以动物园保护教育人的角度告诉大家:存在于动物园和保护区之间的无形的纽带,是真正热爱动物的心,好的保护手段和方法。
最后,把鞍子河保护区工作人员拍摄到的雪豹生境送给大家,照片中的保护区看起来宁静壮美,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可能。
然而我们知道:唯有保护,才有野生动物的未来,唯有保护,我们才有美丽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