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
只因为“潘达”和“潘弟”
今天成都动物园接待了两位神秘的朋友,他们是葛维汉教授的后人。
或许对于葛维汉这个名字,你还有些陌生,但葛老先生在78年前用两只熊猫为 加深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两只熊猫就是 “潘达”和“潘弟” 。这是2只不同寻常的大熊猫,今天,因为它们,成都动物园与葛维汉的后人相聚一起, 共同回忆78年前的那些猫事 。
远方的人属于远方


远方属于远方的人
动物园工作人员给葛维汉的外孙指着《大熊猫谱系》的13、14号,也就是今天的话题主角”潘达“和”潘弟“。从中可知它们被捕获、转移、去世的具体详情。而这 一切都源于关键人物葛维汉 。
远方的人属于远方



葛维汉与
潘弟、潘达的不解之缘
葛维汉博士是一位 博学的美国浸礼教牧师 ,他曾经是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曾在华西教授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和比较宗教学,他更是一个 博物学家 。
我们还是来讲讲他和大熊猫的故事吧。
葛维汉博士作为一个中国通,自然成为 蒋介石国民政府 收集送往美国的大熊猫的最理想人物。
他和70名猎人和40只猎狗艰辛工作终于取得预期的结果: 得到了2只大熊猫。


↑图片 由胡锦矗教授提供
葛维汉博士在华西协和大学饲养了大熊猫一个月。
图片由葛维汉外孙克利斯多夫提供


图片由葛维汉外孙克利斯多夫提供
宋美龄积极支持此事 ,特许2大熊猫前往美国。

运送熊猫出国的护照
图片由胡锦矗教授提供
1941年12月30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将“潘弟”和“潘达” 赠送给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 进行展出。也吸引了纽约的市民纷纷到动物园一睹熊猫的憨态可掬~
布朗克斯动物园联合中国救济基金会为两只大熊猫征名,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潘弟”和“潘达”两个形象生动的名字应运而生~

“潘达”在纽约动物园
图片由胡锦矗教授提供
潘达、潘弟几经辗转到达美国后给二战中的美国人民带来欢喜,为促进两国关系 做出独特贡献 。
我们感谢也感激于葛维汉教授的辛勤付出, 想了解 葛维汉教授的更多传奇 ,可以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哦~

动物园与熊猫的缘分
外孙克利斯多夫及其女儿乔安娜听到我园在1953年就开始饲养大熊猫,人工繁育成活世界上首例大熊猫双胞胎时,他俩 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声 。

与曾外孙女乔安娜交流中
他们高兴地表示今后要 争取到成都动物园观赏动物 ,去看大熊猫及其朋友们。

与外孙克里斯多夫交流中
1953年,成都动物园率先开始了救治野外大熊猫的工作。从此,我园与大熊猫 结下不解之缘 。

野外救治大熊猫
1980年,成都动物园首次使用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方法成功繁育了一胎大熊猫,也标志着大熊猫的繁衍有了历史性的前进!

1980年首次使用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授精
此后,成都动物园还成功人工育幼 世界首例大熊猫双胞胎 ,为大熊猫的研究和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光穿梭, 面对未来
成都动物园期待
能与葛维汉教授的
后代们能有更多交流~
乔安娜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成都,追寻先辈与大熊猫建立的联系,我们可以共同为保护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物而 做出更多努力 !
长按关注我们,
获得第一手动物资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