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馆与长颈鹿馆毗邻,新改建的大象馆室外有一个带假山喷泉的大运动场,室内有一个繁殖室和三个内室,能够满足大象在不同季节正常活动的需要。
现在饲养展出亚洲象一对,公象名字叫继生,是北京动物园出生的第二只亚洲象;母象名字叫莫嘉,2012年6月16日出生于昆明动物园,2021年10月25日来到成都动物园。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哺乳动物,成年雄性亚洲象,身长为5~7米,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顶端有毛刷。它的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的前肢有5趾,后肢却是4趾。
亚洲象的鼻子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大象的鼻子连接的是气管,而不是口腔。在大象喝水时,首先通过鼻孔把水吸入鼻子,并控制储存在鼻腔中,利用吸力使水不进入气管。在大象的鼻腔后面还长有一块软骨,就像“闸门”一样,可以阻止水进入气管,这也就防止了呛水现象的出现,然后,再把长鼻子伸进嘴里,用力一喷,就喝到水了。大象非常聪明,喝水时,它会先把水中的泥沙吸走,再痛饮清水。成年大象的长鼻子里可以装7到8升的水。
亚洲象喜群居生活,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由一头成年雌象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亚洲象会在早、晚及夜间会外出觅食,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偶尔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